在哈爾濱市雙城區萬隆鄉萬隆村有一個神奇的大罐子,之所以說它神奇,是因為它不僅能把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畜禽糞便變成寶貝,而且牽出了一條“循環經濟+訂單農業”的綠色農業產業鏈。
大罐子把畜禽糞便變成有機肥
作為養牛大戶,雙城區萬隆鄉農戶劉偉生時常開著四輪子到處搜羅一樣“寶貝”&m大sh;&m大sh;牛糞。因為他和哈爾濱帝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由后者免費在他的牧場安裝兩個大罐子。這兩個大罐子能迅速把畜禽糞便變成無公害的有機肥半成品。
數據顯示,一頭牛每天產生的牛糞是其體重的5%~6%,即一頭450公斤的牛平均每天可排泄25公斤左右的糞便。一個500頭牛的養殖場,一天的糞便量就是12.5噸左右。如果這些糞便直接上到地里,牛糞里有蟲卵,莊稼容易招蟲災,弄不好還燒苗。沒地放的牛糞只能堆在路邊、溝渠,污染空氣和土壤。牛糞處理多年來一直讓養殖戶很頭疼。劉偉生說,現在有了這個大罐子,牛糞也變成了寶貝。
據哈爾濱帝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慶廣介紹,這個大罐子學名為“智能高溫好氧發酵設備”,容積達120立方米,可以讓糞便發酵時間從傳統的堆肥60天縮短到7-9天。一個大罐子一次可以處理50噸畜禽糞便,產生15噸有機肥半成品。
牛糞傳奇=循環經濟+訂單農業
如今劉偉生不僅處理自己家的牛糞,還開著四輪子在全鄉范圍內搜羅牛糞。他先從鄉親們手里把牛糞回收上來,放進大罐子里發酵造出有機肥的半成品,然后再將這些半成品送到位于雙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帝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總部,公司當天就能把這些半成品加工成顆粒狀的有機肥,然后劉偉生再將這些成品有機肥返還給鄉親們。“從上交牛糞到收到成品有機肥,鄉親們不需要花一分錢。”根據帝盟公司與當地農戶的協議,農戶用這些有機肥種植雜糧雜豆、水稻、小米等綠色有機的農產品,然后由帝盟生物公司統一從農戶手中回購。“有機肥種出來的農產品更加綠色健康,我們與國內大型電商合作,把這些綠色有機的產品賣到全國30多個城市和國外6個國家,根本不愁銷路。”帝盟生物公司工作人員說。
這種綠色訂單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讓農戶增收明顯。“這些農產品賣給公司比我們自己出去賣價格能高20%左右。”劉偉生說,現在經常有其他的村的農戶找到他,讓他幫著回收牛糞,轉化有機肥。
雙城380萬畝耕地的綠色暢想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畜牧產業重鎮的雙城區每年的畜禽糞便量在600萬噸以上。如果這些畜禽糞便都能變廢為寶,轉化成有機肥,那么雙城區380萬畝耕地的農業生產有望告別化肥。而據專家測算,綠色的有機食品、農產品其產生的附加值,是普通作物的10-16倍。
理想與現實漸行漸近。雙城區引進中節能、帝盟生物、丹青諾和等x能源企業34家,年可處理畜禽糞便150萬噸、秸稈60萬噸,生產有機肥200萬噸。全面推廣綠色有機種植模式,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發展到22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