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土壤酸化和板結問題日趨嚴重,生物有機肥被受到普遍關注,各種各樣的生物有機肥料也被廣泛應用。
從產業自身來看,雖然經歷了近十年的快速發展,但生物有機肥企業良莠不齊,一直缺少在技術水平和產品品質上有代表性的領軍企業。更有甚者,打著生物有機肥的旗號進行招搖撞騙、甚至坑農害農。
對生物有機肥的誤解與偏見
主要有以下五個現象
一、原料問題
劣質假冒生物有機肥,用不經過活化的褐煤、污泥、不經過發酵腐熟的動物糞便為原料。
這些原料主要有兩方面的危害:
一是對作物無任何益處、甚至帶來重金屬污染;
二是把糞污中的病菌和草籽帶到土地中,造成病害和草害的二次污染。
二、普通有機肥冒充生物有機肥
由于微生物幾乎是看不到摸不著的生命體,特別是肉眼很難分辨其類別,受地方檢測設備和條件的限制,很難分辨真偽。這就給許多假冒偽劣帶來了可趁之機,以普通有機肥當做生物有機肥來出售。對此問題,有條件的使用者或經銷者可以實地考察其生產廠區,不失為一個戳穿謊言的好辦法。
三、有益菌很難發揮作用
有益菌很難發揮作用是因為菌群的選擇及搭配不專業。
很多生物有機肥廠家,從一些菌劑廠采購成品菌劑進行簡單的摻拌即出廠。實驗和實際證明,通過簡單的摻拌,有益菌很難發揮作用。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土壤微環境也不一樣,天氣氣候不一樣,而生物菌是一個對外界環境非常敏感的生命群體,沒有適宜的環境衍生,生物菌活性也不同,有益菌也就不能在一個不適應的環境中進行繁殖、也不能激活土壤中的土著有益菌群。這就造成一個假象,生物有機肥指標檢測合格,但是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把生物有機肥神化,鼓吹生物有機肥的神奇效果
使用生物菌肥產品能取得好的效果,前提是施用要足量。
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繁多、數量巨大,接種的外來有益菌要形成優勢菌群,需要經歷來自環境的考驗和土壤原有微生物的競爭。生物菌發揮作用必須有一定量才能夠強化作用,不是一畝地施用幾十公斤就能發揮神奇作用的??茖W實驗證明,每克含菌量2000萬的生物有機肥,水果畝施用量低于300公斤,蔬菜畝施用量低于400公斤幾乎難以發揮作用。
五、哄抬價格
把本來已經非常成熟的生物有機肥包裝成一個高端產品形象,起一個高大上的怪名字,動輒一袋賣大幾十塊錢甚至上百元,讓農民施用不起,使本來非常好的科學技術得不到推廣利用。
“沃土地”這個航母級超大型有機肥廠就是為打破怪圈而來的。
自2010年投產有機肥行業以來,“沃土地”以年產有機肥20萬噸的規模,每年改造土壤超過30萬畝。
自2013年始,“沃土地”開始了生物菌劑的分離和實驗,自2014年就開始把針對不同地域的生物菌二次培養到普通有機肥中進行施用,獲得了廣泛的贊譽。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2017年5月份,“沃土地生物有機肥”將重磅出擊,震撼整個生物有機肥市場。將以三個核心競爭優勢,向生物有機肥市場發出挑戰,打破所有的生物有機肥怪圈,還廣大農民一個用生物技術改良土壤,提升作物品質的真相。
一、原料是真材實料
“沃土地”中原基地、西南基地自主經營五個大中型肥料廠,原料全部采用生態養殖肉牛糞,重金屬含量遠遠低于國家標準。一次發酵產品全部經過70度以上高溫,殺死所有蛔蟲卵、大腸桿菌以及草籽,杜絕病害和草害。
生態養殖場
槽式翻堆
二、二次接種真材實料
經過一次發酵15天,二次發酵90天降溫后,沃土地生物有機肥把活化的液體功能菌進行二次接種,主要菌群包括酵素菌、枯草芽孢桿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多粘類芽孢桿菌、綠色木霉菌等。
條垛式翻堆
三、適土培菌,效果才能好
唯有精細做事才是成功的wei一途徑,針對不同地區、土壤、作物,沃土地生物有機肥選用不同菌種。
針對不同銷售區域,沃土地利用多個分廠、廠區面積大的優勢,在不同地廠區、二次接種針對性的菌劑,防止不同菌劑的相互拮抗。
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滿足合同規定及潛在需求!
全國咨詢熱線
1856992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