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腹還田。這是秸稈還田的一選擇。我們的目的是秸稈經過處理,實現無害化和資源化。這種方式可以是我們的生產資料(秸稈)獲得更大的經濟價值。
腐熟還田也是不錯的選項。腐熟還田也是為了無害化和資源化。無害化是祛除農作物自身攜帶的病菌和病毒。資源化是使得秸稈成為可用的有機肥料。不同的農作物秸稈有不同的養分理化指標。例如碳、氮、磷、鉀和有機質,各種農作物秸稈的理化參數都不同。難點是秸稈的腐熟技術涉及到木質素和纖維素不同,這給粉碎和腐熟帶來難度。
直接還田是zui不理想,也zui不希望看到的。但是目前全國各地在政府的鼓勵下,推廣力度大,也zui容易看到地方政府執行中央政府指示的政績成果。直接還田的益處是增加了土壤的透氣性和松軟性。但是害處是,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也無法實現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的病菌、病毒、農藥殘留都沒有得到無害化處理。木質素、纖維素、有機質等有機元素和氮磷鉀等化學元素沒有得到及時分解和有效控制。在長城以里的的地方秸稈碎屑需要通過幾年的時間才能得到分解,黑龍江的腐殖質會縮短分解時間。
所以,我們鼓勵過腹還田。生物菌發酵后的青儲是首選。我們鼓勵腐熟還田。堆腐技術完全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無害化處理。
以下是將高明教授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是秸稈變成了可食熱量。中國18億農田里除了產出6.07億噸糧食外,還產生約7億噸秸稈。中國7億噸秸稈,其實就是巨大的“糧食倉”、“肥料廠”和“能源庫”,我們稱之為FFE,即食物(food)、fertilizer(肥料)、energy(能源)。
根據我們的實測數據估算,每7斤秸稈飼料配合一定的精飼料,可以轉化為1斤活牛重。國務院要求力爭到2015年,中國秸稈實現80%的綜合利用。如果這個目標能夠實現,就相當于增加了8000萬噸牛肉,或相當于糧食增產40%。有機質還田還能夠養地并固碳,可杜絕秸稈焚燒,保護農田生態環境。因此,秸稈綜合利用才是生態循環農業的重要突破口。
二是將中(低)產田變成高產田?!坝玫仞B地”就需要有機肥,在現有的光照、雨熱、水利、機械、電力條件下,我國許多地方的中(低)產田可變高產田,前提是需要大量的有機肥(含重金屬和抗生素的工廠化禽豬糞除外)。
牛是名副其實的“造糞機器”。每生產1噸牛肉約生產16.7噸牛糞,我國18億農田可產近17億噸的有機肥。在山東平邑縣弘毅生態農場,我們經過9年有機肥還田,在堅持“六不用”(不用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添加劑、轉基因)前提下,該農場已成功將低產田(600公斤/畝,玉米小麥周年產量)改造成噸糧田(1250公斤/畝),充分顯示了生態循環農業的q d威力。(蔣高明)
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滿足合同規定及潛在需求!
全國咨詢熱線
1856992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