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中不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養分,是養分zui全面且肥效持久的肥料。另外,有機肥可就地取才、就地施用、來源廣、成本低,通過增施有機肥不僅可以增加養分提高地力,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還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是農業節本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養分來源。多年來,為促增產、保供給,農業資源超強利用,化肥投入過量,加之農村勞動力加快轉移,秸稈、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不足,帶來成本增加和環境污染,也影響產品的品質和生產效益。推行有機肥替代化肥十分緊迫、十分重要。
目前,有機肥替代模式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 秸稈綜合利用
主要推廣應用秸稈機械化還田、果蔬秸稈堆腐還田、秸稈大棚生態種植等技術。
1.1 秸稈機械化還田
使用大馬力拖拉機和高效秸稈還田機械,完成秸稈切碎、滅茬、旋耕、混合和覆蓋,達到秸稈全量還田,不影響當季作物生長的要求。
技術要點:
一是保證切碎、勻草質量,確保切碎質量是秸稈機械還田的前提條件;
二是進行必要的勻草是提高機械還田作業質量的必要措施;
三是麥秸稈機械還田農藝上,基肥增施氮肥用量,及時露田通氣;
四是機械作業的深度、前進速度應視不同工藝方案優化選定。
1.2 果蔬秸稈堆漚還田
在設施蔬菜種植基地,建設畜禽糞便及蔬菜秸稈收集池,將茄果瓜類蔬菜秸稈、殘次果等廢棄物與畜禽糞便堆制,堆制后的秸稈糞便堆肥產物是良好的農田有機肥和土壤改良劑,大量堆肥產物的使用有助于替代化肥和農藥等化學投入品的使用,有助于化學農業向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的轉變,進而有助于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
技術要點:
一是果蔬秸稈與畜禽糞便按6:4比例混合,池內保持5厘米左右淺水,利用微生物在淹水條件下使有機物料得以降解,產生液體有機肥料;
二是投料時每噸秸稈中需添加2公斤秸稈腐熟劑,加快秸稈腐熟;
三是堆漚時間以50天左右為宜,當池內的水層由淺色變成紅棕色并有臭味時,表明漚制的肥料已經腐熟,可以用來施用。
1.3 秸稈大棚生態種植
示范推廣設施棚室蔬菜種植地地表覆草和開溝埋草等技術,將秸稈轉化為農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熱量、抗病孢子、有機和無機養料,實行蔬菜生態高效種植,既能有效地解決農村秸稈隨意拋棄或焚燒的問題,變廢為寶,保護生態環境,又能有效地為設施棚室蔬菜種植地改土培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次數和數量,果蔬產品藥肥殘留減少,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確保優質安全,豐富菜籃子。
技術要點:
一是每畝設施大棚適宜埋草5000公斤,埋草時每噸秸稈需加入5公斤秸稈腐熟劑;
二是開溝標準為溝寬不超過50厘米,溝深控制在30厘米以內;
三是溝內水要澆足、澆透,使秸稈處于完全飽和狀態,以便秸稈充分發酵。
2 畜禽糞便綜合利用
主要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沼渣沼液還田等技術。
2.1 商品有機肥應用
商品有機肥一般用作基肥,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建議用量200-400公斤/畝,生產有機稻米、面粉等情況可加大用量;果蔬等經濟作物建議用量500-1000公斤/畝,生產有機蔬菜、瓜果等情況可加大用量;果樹因結果量大、樹齡長等因素亦可加大用量。也可用作追肥,施用量根據長勢而定,使用方法與常規施肥方式相同。
技術要點:
一是由于商品有機肥以提供有機質為主,在施用商品有機肥后,還需結合施用一些化學肥料,施用量較正常用量適當降低20%左右;
二是施用商品有機肥后,應及時耕耙覆土,如遇土壤干燥,可適當澆水,便于肥料快速溶解;
三是肥料不宜直接接觸作物根系或種子;
四是用作追肥時,應適當提前施用時期;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處。
2.2 沼液沼渣還田
沼液沼渣是生產生態農副產品的有機復合肥料,沼液作為液肥使用,變廢為寶;沼液和生態有機復合肥對農作物、蔬菜、花卉、果木等職務都是較好的肥料。不僅可以降低肥料成本,而且還可以增強農作物的抗病蟲害、改良土壤的能力,增加農民的收益,使生態向良性循環。
技術要點
沼渣一般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
作基肥,秸稈全量還田高產栽培模式下,一般以每畝地施用1000kg為宜,實際操作中可將沼渣直接施入田地后耕翻即可;
作追肥,每畝用量1000~1 500kg,可以直接開溝挖穴澆灌作物根部周圍,并覆土以提高肥效。
沼液一般用作追肥,不同樹齡當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施完沼液及時以土覆蓋。
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滿足合同規定及潛在需求!
全國咨詢熱線
18569928555